2019教师招聘考试:想象的分类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常考试的知识点,经常以多选、单选、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来考试,今天小编给大家系统的总结一下这个知识。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无意想象这点在考试中考察较少,我们在之前将注意的时候解释过,什么叫“随意”,随意就是随着你的意志努力的意思,是有目的的,可以控制的过程。所以无意想象也就是不随意想象,是没有目的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想象。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漫无目的的乱想,就像你在看天空中的云,一会感觉像马,一会感觉像牛,都是无意的。还有做梦也是属于无意想象,如庄周梦蝶,黄粱一梦等。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这个概念的重点是前面几个字,在再造想象中,根据的必须是言语的描述或者是图样的示意,这些材料对你而言是一种启发的作用,你会根据他们的提示来进行想象,不会完全脱离语言和图样。在考试中经常举的例子一般都脱离不开这两种形式,如学生在看孔乙己这篇文章时脑海中呈现的形象是什么想象,建筑工人在拿到建筑图纸时想象大楼是什么样子的属于哪种想象。该点考察较多。
(2)创造想象
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的区别是,创造想象并不需要言语或图样的提示,是你完全独立自主形成的形象,如果之前的再造想象我们可以理解成人在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的话,那么创造想象就是一个人在写小说时头脑中独创的形象。如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创作出孙悟空,猪八戒这些形象就属于创造想象。该点考察较多。
(3)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幻想共分为理想和空想两种,理想是按照规律来想象,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实现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在未来发生的,可以实现的想象就是理想。而指向未来的,不管怎么样都实现不了的,违背了事物发展进程的就是空想。比如说通过我们未来的努力可以通过教师招聘的考试,这就是理想。而我们现在想打开窗户就能飞,这就是空想。该点考察较少。
深圳教师编制考试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 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 2020-08-26
- 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数... 2020-08-26
- 2017广东深圳第二高级技... 2020-08-26
- 2017秋季广东深圳市华一... 2020-08-26
- 2018年深圳市罗湖区桂园... 2020-08-24